共计 97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持续的贸易摩擦背景下,美国和中国于 2025 年 5 月 12 日宣布达成一项重要阶段性协议,双方同意在未来 90 天内暂停并大幅削减对彼此部分出口商品加征的关税,以期为解决贸易分歧和缓和紧张关系赢得时间。
这项协议是在为期两天的中美经贸高级别会谈后宣布的,会谈于 5 月 10 日至 11 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方牵头人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方牵头人则包括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双方在会谈后发表了联合声明,详细阐述了达成的共识。
根据联合声明和双方官员在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此次关税调整幅度较大且具有互惠性。自 2025 年 5 月 14 日起,美国将把对大多数中国进口商品(包括芬太尼相关产品)加征的综合关税税率从目前的累计 145% 降至 30%。与此同时,中国也将把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从 125% 大幅降至 10%。这意味着双方将相互削减高达 115 个百分点的关税。
除了关税削减,中方还承诺将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 2025 年 4 月 2 日起针对美国实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这些非关税壁垒的解除也被视为改善双边贸易环境的重要一步。
这项为期 90 天的关税暂停和削减被普遍视为双方旨在阻止经贸关系进一步“脱钩”的关键一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代表都很好地维护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并且都对实现更平衡的贸易关系抱有兴趣。他强调,高额关税已接近于形成一种“禁运”状态,这是双方都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协议的达成显示了中美两国愿意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处理彼此在经贸领域的关切,尽管这些分歧根深蒂固。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并承诺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继续推进相关工作。
市场对这一消息反应积极,全球主要股市期货在协议宣布后应声上涨,反映出投资者对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感到乐观。这表明,即使是临时性的贸易休战,也对稳定全球经济预期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此次协议为双方提供了继续谈判的窗口期,但其为期 90 天的性质也意味着中美能否在此期间解决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仍面临挑战。未来,双方将如何利用好这三个月的时间,通过持续磋商找到解决彼此核心关切的方案,将是决定未来中美贸易关系走向的关键。双方同意建立机制,继续就经济和贸易关系进行讨论,并指定官员牵头谈判,这为后续沟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