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17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新加坡卫生当局正密切关注 COVID-19 病例近期出现的增长,这一趋势发生在对全年可能出现周期性感染浪潮的预判之中。根据卫生部(MOH)和传染病机构(CDA)在 5 月 13 日发布的最新通报,在截至 5 月 3 日的一周内,新加坡估计的 COVID-19 病例数达到 14,200 例,较前一周的 11,100 例有显著增加。
此次病例数的上升,反映了继之前一段时间相对平稳或较低的病例水平后,病毒传播活动有所增强。尽管本报告未能逐一列出此前数月每周的具体数据进行详尽对比,但截至 5 月 3 日当周超过 1.4 万的病例估算,以及前一周超过 1.1 万的数字,已清晰显示出相比于更早之前的时期,病毒正在社区中更为活跃地传播。
伴随病例增加,对医疗系统的影响也有所体现。在 4 月 27 日至 5 月 3 日这一周,每日平均的 COVID-19 住院人数上升至 133 人,高于前一周的 102 人。这表明有更多感染者需要入院接受治疗。不过,令人稍感宽慰的是,需要进入加护病房(ICU)的重症病例并未随之大幅增加,每日平均 ICU 病例数从前一周的三人减少到两人。卫生部门强调,新加坡的医院目前有能力应对当前增加的病例负荷。
卫生部门指出,目前在新加坡流行的主要 COVID-19 变种是 LF.7 和 NB.1.8,它们共同构成了本地基因测序病例的大多数。这两种变种均为此前在全球广泛传播的 JN.1 变种的后代。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一些 COVID-19 疫苗是基于 JN.1 变种研发的,这可能为接种过疫苗的人群提供了一定的保护,有助于控制疾病的严重程度。
当局重申,COVID-19 病毒预计将在未来继续以地方性流行病的形式存在,并可能出现周期性的感染高峰。因此,公众需要适应与病毒共存的新常态。卫生部门敦促公众,特别是老年人和免疫功能较弱等高风险群体,及时了解并接种最新的疫苗,以增强对变种病毒的免疫力,降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同时,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在人多拥挤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考虑佩戴口罩,仍然是减少病毒传播和保护自身健康的有效措施。新加坡卫生部门将持续监测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并根据最新研判及时调整公共卫生指导意见。
为预防 COVID-19,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接种疫苗,并按时接种加强针
-
与他人保持至少 1 米的距离,避免人群聚集
-
在无法保持距离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佩戴口罩
-
经常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肥皂和水洗手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弯曲的肘部或纸巾遮住口鼻
-
避免触摸眼、鼻、口
-
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接触的表面
如果出现 COVID-19 症状,应采取以下措施:
-
居家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
-
佩戴口罩,防止病毒传播
-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
-
监测症状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
遵循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进行检测和治疗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预防 COVID-19 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员或当地卫生部门 。